首页
第1207章 太上皇会不会,
返回

第1207章 太上皇会不会,搅扰了此次文会?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
biquge345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
    大雁塔上!
    柳白在许褚背着的包裹里,翻了半天,也没找到平常总喜欢用的茶杯。
    在喝茶上,柳白一向是很讲究的。
    这种事情,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。
   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柳白连其他杯子都不乐意用。
    既然找不到,那就算了。
    他干脆拿起茶壶,嘴对嘴的喝。
    “平常拜拜也就罢了,可千万不能往心里去...”
    他对面,是正跪在佛祖塑像下,双手合十口中喃喃的李渊。
    听见柳白的话,李渊白了他一眼。
    “你知道个屁!”
    说完,又闭上眼睛,继续喃喃。
    柳白耸了耸肩膀,走到窗户边,朝下边看了一眼。
    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唯有功名忘不了,古今将相在何方?荒冢一堆草没了...”
    他哼哼着某首歌谣,将茶壶放在窗台上。
    李渊念完了经,站起身来,也走到窗户边。
    “这曲律听着新鲜,词也新鲜,你编写的?”
    柳白笑了笑,没有回答这个问题。
    “老爷子,您猜下边那群人,知不知道这场文会的真正目的?”
    李渊撇了撇嘴,幽幽的说道:“说的就好像,老夫知道一般...”
    黄巢跑上来,先朝李渊见礼,而后跟柳白,讲了下边帐篷里发生的事情。
    “高向玄理呢?”
    黄巢答道:“高向玄理并未过来,不过苏我摩理势却来了!”
    柳白一挑眉。
    “在哪里?”
    黄巢指着帐篷外,正在和一群书生闲聊的中年男人。
    那中年男人,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儒士长袍。
    三撇长髯飘洒胸前,颇有几分名士风范。
    看外表,还真有点饱读诗书的意思。
    柳白对他,还是比较了解的。
    并非是从前听过,而是近期,泰记对此人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。
    如今,苏我摩理势已经全面接手了,高向玄理在长安的势力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高向玄理已经失去了作用。
    就等着岭南的消息一传来,被李二抓起来砍脑袋了。
    “他在长安的身份是什么?”
    黄巢小心翼翼的偷看了李渊一眼。
    似乎,是不想让李渊听见。
    柳白挥了挥手,示意他尽管说。
    “是...是李师傅酒坊,在长安销售点的账房...”
    李渊刚喝一口水,听见这句话,直接喷了出来。
    好在,他没有朝着柳白喷,而是喷到了窗户外。
    很快,就听见下边的人说道:“下雨了?”
    李渊赶紧把脑袋缩回来,用袖子擦了擦胡子上的水,惊愕的说道:“长安销售点的账房,是个倭国人?”
    黄巢点了点头。
    李渊拔腿就走!
    “娘的,祸害到老子头上来了!”
    柳白往旁边挪了几步,直接挡在了楼梯口。
    他有些无奈的说道:“无非是一个账房罢了,人家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,来打马虎眼...”
    “屁话!李师傅品牌不容有失,若是让老百姓知道,老夫用个倭国人当账房,销量肯定一落千丈!”
    李渊是唯一不顾及柳白身份的人。
    他使劲将柳白推开,跑下楼去。
    黄巢低声道:“少爷,要不要...”
    柳白扫了他一眼,道:“你能拦得住这老头?”
    黄巢嘴角抽搐了几下,摇了摇头。
    柳白又走回到窗户口,悠悠的说道:“既然拦不住,那就不用去拦了,让苏我摩理势涨涨教训也好,免得他总以为,自己藏得很深...”
    “可太上皇会不会,搅扰了此次文会?”
    说完,黄巢讪讪一笑,道:“是属下脑子犯轴了...”
    苏我摩理势又没有表明身份。
    明面上,他只是个来参加文会的。
    就算李渊当场把他打死,又有什么大不了的?
    大人物们知道,这场文会完全是给倭国人做局的,剩下的人可不知道。
    他们以为,这是一场单纯的文化交流盛会。
    几句话的工夫,下边已经吵闹了起来。
    柳白关上窗户,隐约能听见,李渊的大嗓门,以及金吾卫们身上铠甲碰撞的声音。
    他走到一张小桌子前,提笔在白纸上,写了起来。
    不多时,写成一首小诗。
    “交给陆德明,让他挑一挑,送给谁合适。”
    黄巢一看,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了许多。
    不过,他也没有多说什么,按照柳白的吩咐,将这首小诗,送了下去。
    ...
    在唐俭和戴胄的主持下,文会进行的相当顺利。
    这两个人,可以说是大唐口才最好的了。
    一个大理寺卿,以口断案,理清是非曲直。
    一个鸿胪寺卿,舌灿生花,用嘴皮子为大唐争取利益。
    此外,两人也都是正统的读书人出身,在士林之中,颇有几分名望。
    在场的人,也都相当给面子。
    除了许敬宗之外,其他人几乎都有所响应。
    文人聚会,最为出名的,当属兰亭雅集。
    曲水流觞,群贤毕至。
    话题天南地北,基本上就是想起来什么说什么。
    当然,对于博学多才的人而言,往往在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之间,就能探讨出人生的哲理。
    诗词歌赋自是少不了!
    大唐文人也是赶潮流的。
    歌赋早就流行过去了,最巅峰时期,还属魏晋。
    而今,文人们最喜欢的是律诗。
    相比于五言律诗,众人还是更加喜欢七言律诗。
    这是因为,五言律诗难则难矣,简则简矣。
    也就是说,要么写的格外出众,要么写的平平无奇,没有中间阶层。
    看起来少了渐渐淡淡的两个字,但格律上的变化,以及辞藻上的编排,都要难上百倍不止。
    “论起做诗,王勣先生应拔得当代头筹,所著《过酒家》,道尽宁静淡泊之意,我等差之千里!”
    “伯施先生的《出塞》,也是当世绝伦,乃是乐府的集大成制作!”
    “要老夫看来,陛下的诗句,也极其精彩,‘秦川雄帝宅,函谷壮皇居。绮殿千寻起,离宫百雉余’这是何等的气魄?”
    “...”
    众人各有各的看法。
    陆德明捋须轻笑,轻轻拍了拍桌子。
    “诸位静一静,静一静,陆某这里有一首诗,烦请诸位点评一二...”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