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第1484章 你小子还是个语
返回

第1484章 你小子还是个语言天才?竟然会他们的鸟语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
一秒记住【笔趣阁小说网】
biquge345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
    佛道双会已经过去了十天。
    八月份的天气,即便是江南,都变得有些燥热。
    和关中的老头老太太一样,江南上岁数的老人,也愿意坐在树荫下,静静听着蝉鸣,回想自己并不怎么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    秩序,似乎没有因为江南格局的变动,而产生任何影响。
    日子终究是要慢慢过的。
    天塌了,只是人不死,也是需要吃饭喝水的。
    唯一比较奇怪的是,苏州城里的宗教人士,没有丝毫变少的意思,反倒愈发的多了。
    随便溜达几步,就能看见拎着拐杖的行脚僧。
    拐过一条街,总可以发现几个道士。
    从衣着打扮上,足以断定他们的身份。
    禅宗和龙虎山的人,压根没走!
    佛道双会上的败局,让他们彻底丧失了和正统抗衡的资格。
    说不得百年之后,这两家教派就会沉底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。
    难不成,还想留在苏州,跟袁守城和玄奘抢地盘?
    事实并非如此,本来佛道双会之后,他们就要离开了。
    还没来得及动身,一封来自长安城的圣旨,将他们生生定住。
    一场前所未有的宗教盛会,即将在苏州召开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这一次的主角,并不是任何一位宗教人士。
    而是...李祐!
    东洲岛!
    李祐在几个胡人强烈要求之下,穿上了袄教独有的服饰。
    说是服饰,其实有点牵强。
    完全就是一大块绸子,弯弯绕绕的缠在身上罢了...
    脑袋上带着,象征袄教圣主的绿帽子,方方正正,顶上还有个小揪揪。
    胸前挂了一个足有两斤重的大吊坠!
    整体呈雄鹰造型,也是方方正正的,若是细看之下,雄鹰并没有头颅。
    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大胡子的上半身像。
    大胡子的腰间,似乎还套着个圆环。
    雄鹰双翅之下,各自延伸出两根须子。
    怎么看怎么诡异...
    穿好这件乱七八糟的衣服后,胡人将一把硕大的火炬塞到李祐手里。
    他怪腔怪调的说道:“请圣主亲自点燃神火!”
    李祐叹了一口气。
    这群胡人不把自己折腾死,肯定是誓不罢休的。
    他无奈的找来火石,点燃神火。
    又过来一个胡人,将一个硕大的铜制盘子,塞到李祐另一只手中。
    这盘子也不轻,起码七八斤重。
    挂上这一身零零碎碎,李祐还真有点神圣的意思了。
    他在长安,曾系统研究过袄教的各种风俗。
    莫名其妙的成了袄教圣主之后,更有了深层次的体会。
    手中的这两样东西,乃是袄教代代相传的圣物。
    袄教又称拜火教,在神学上崇尚一神论,哲学上崇尚二元论。
    左手的火炬,便是火焰之神的象征。
    右手的盘子也有讲究,是谓光明盘,代表着光明之神。
    其中的一神,便是指所谓的‘密特拉’,即是火神。
    光明之神可以看做是火神的另一面。
    似乎...似乎跟雌雄同体的说法差不多。
    有了这两样东西,说明李祐不光是中原袄教的圣主,更是全世界所有袄教分支的圣主!
    至今为止,连李祐自己都不清楚,为何会莫名其妙的担下这个身份。
    问身边的胡人,只会说叽里哇啦的车轱辘话,一个字都听不懂...
    不过李祐很清楚,这群异族胡人,对自己的很忠心。
    让他们去死,这帮人眉头都不皱一下,就敢往火坑里跳。
    这是经过实践证明的。
    收拾打扮过后,正向去码头,前往苏州城参加会议。
    刚要动身,帐篷帘子被掀开。
    柴令武、李恪、李泰、窦孝慈...
    一大群乱七八糟的人走进来,围着李祐品头论足,好像他是个大街上耍把式的。
    李恪抢过火炬,随意挥舞个两下,帐篷的胡人就要跟他拼命!
    李祐急忙阻拦,把火炬重新抢过来,这才作罢。
    啪——
    光明盘不小心掉在地上。
    那几个胡人脸色大变,赶忙匍匐在地上,一个个要死要活的。
    李祐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,把光明盘捡起来,看了看没摔坏,用袍子擦了擦。
    正要往外走,又被几个胡人拦下。
    叽里哇啦的说了一大通,李祐也没听懂。
    “他们说,光明盘掉在地上,沾染了尘埃,要用祭礼洗去才能拿走!”
    众人惊奇的看向张顗。
    “你小子还是个语言天才?竟然会他们的鸟语!”
    张顗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他们明明说的就是汉话,只是你们没听懂罢了,我在岭南待得够长,那边比他们口音重得,多了去了...”
    他的话,倒是给李祐提了个醒。
    作为不久之后的宗教之王,不会说乱七八糟的话,怎么统御天下宗教人士?
    大唐境内,可远不止佛道。
    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排名,佛道的人数肯定最多的。
    后边的,就分不出来顺序了。
    袄教的盘踞地,主要是江南睦州,除此之外,天下还有不少零零散散的地方。
    西域之人,包括葱岭以西的大食,多信仰真主。
    散布在大唐北方的吐火罗人,多信奉景教,人数并不比袄教的少。
    这起码就是三种语言!
    此外,岭南也有一大群人,信奉乱七八糟的教派。
    最乱的地方,恨不得一个山头就是一个教!
    好在,那边的汉话普及程度比较好。
    当地人就算不会说,基本也能听得懂。
    学语言,是一门大学问。
    李祐格外的头疼。
    “你们且在岛上玩耍,本王这便前往苏州!”
    丢下一句话,李祐带着几个胡人出了帐篷。
    在胡人的指点下,跳大神一样的搞了一通祭礼,而后撒腿往码头跑去。
    他迫不及待的要去苏州城,见到玄奘。
    大唐公认的语言天才,只有玄奘。
    那厮去西域溜达一圈,起码学了七八种语言。
    自己该跟他好好取一取经。
    “我们跟你一同去!”
    柴令武等人凑惯了热闹。
    这么好的长见识机会,怎么能做错。
    一大群人呼呼啦啦的往码头赶。
    到了海边,这才发现,柳白和王守仁已经在船上等他们了。
    看到李祐这副打扮,柳白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    拉了拉衣角,拽了拽他脖子上的大吊坠。
    “不错不错,颇有几分神棍的意思,走,咱们一块去见见世面!”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下载APP,无广告、完整阅读
验证码: 提交关闭